返回首页

三国长公子

第十一章 蔡家的谋划

11

半晌,黄月英向蔡曦刘琮拜别,匆匆离去。

黄家作为荆襄顶级的八大家族之一,门庭往来的,皆是荆州一等一的翘楚。

黄月英虽是女流,但自认聪慧,见识,不弱于人。

可如今,刘琦完全她打破从前的认知。

黄月英心底惊诧之余,免不了暗暗赞赏。

夫君诸葛孔明,向来自诩对荆州局势洞若观火。

刘琦,似乎成为一个异数。

必须要速速回去,跟诸葛讲述这不小的发现。

蔡曦与刘琮,同样不欢而散。

蔡曦一回到蔡家,就怒气冲冲地找蔡瑁告状:

“刘琦竟敢欺辱到我蔡家头上,叔叔,你怎么能咽下这口气!”

从来只有蔡家横行,今天却被刘琦狠狠打脸。

而且,看刘琦的意思,人家似乎找的是黄月英,最后压根儿没把蔡曦刘琮放眼里。

听完蔡曦诉说,蔡中首先坐不住了:

“大哥你掌握荆州十余万兵马的实权,就是他老子刘表,也得仰仗咱们。刘琦欺人太甚!”

他绝口不提,是蔡曦挑衅在前。

眼看多年来忍气吞声的窝囊废刘琦,突然支棱起来,让蔡家众人极不舒服。

蔡和也接口道:

“我看刘琦那小子,铁了心要在襄阳搞风搞雨。他这样搞法,就是不把我蔡家放在眼里。”

他同样觉得,刘琦就该在骄横不可一世的蔡家面前,夹着尾巴做人。

哪怕,蔡家想要他的命。

潜意识里,刘琦只要有一丝丝奋起的念头,都是对蔡家的蔑视。

一时间,蔡中,蔡和,蔡曦等人,众志成城,骂刘琦骂的热火朝天。

然而,蔡瑁脸上浮现怒色,却低头不语。

直到众人骂累了,蔡瑁才悻悻地哀叹:

“不是我不想除去这混蛋,只是,上次下毒的事情暴露,刘景升刘州牧盯得紧,我也不敢造次…”

前些日子,刘表虽然没有拿到蔡家下毒的证据,还是旁敲侧击地敲打过蔡瑁。

蔡瑁不想和刘表闹翻。

蔡中:“刘家没有我蔡家支持,就做不稳荆州牧的位置!”

蔡和:“如今的乱世,还是兵强马壮的说了算。怕他干什么?”

蔡曦:“刘琦算得了什么,不过仗着刘表撑腰,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他无法无天吗?”

刘表年老力衰,蔡瑁正当壮年,又掌握军权,此消彼长下,蔡家气势越发嚣张。

蔡曦越说越急:“不铲除刘琦这祸害,我嫁过去刘家也要受他气,不如不嫁!”

蔡瑁大惊失色。

一旦刘表去世,刘琮不过台面的傀儡。

真正掌控荆州的,必须是蔡家。

所以,蔡刘联姻,属于蔡瑁等人谋划最关键的一步。

蔡曦赌气不嫁。

这怎么成?

蔡瑁一时间,没了主意。

突然。

门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嗓音:

“我蔡家,乃荆襄八大家之首,什么时候,竟然沦落到,被个刘家的浪荡子,给拿捏死死的地步了?!”

笃,笃,笃。

门外,伴随着不急不慢的脚步声。

蔡家的家主,蔡瑁之父,年过古稀的蔡讽,手拄鸠首白玉王杖,慢慢走进来。

蔡家历代荆州地主,真正一跃而起成为数一数二的豪族,全靠蔡讽的手腕。

如今虽然年迈,不理事务,仍然是蔡家众人的主心骨。

蔡瑁等蔡家众人,忙躬身噤声。

笃,笃。

蔡讽驻杖缓行,没有看蔡瑁等人一眼,自顾自地说话:

“记住,我们做的所有事情,是找到条对蔡家最有利的出路…”

荆州牧不管落在谁手上,实际的利益,必须由蔡家掌握。

不讲对错,没有缘由。

蔡瑁精神一振:

“孩儿明白了,刘琦必须除去!”

蔡讽冷哼一声:

“你真的明白了?你有什么胜算?!”

蔡瑁得意地道:

“荆州十余万的水陆大军,皆以我和张允二人为首。而张允,向来听命于我…”

言下之意,仗着兵权,就算跟刘表闹翻,他也拿自己没辙。

蔡讽沉下脸,怒斥道:

“糊涂!”

“你这点儿本领,迟早要把蔡家害死!”

蔡瑁有些懵逼,喃喃地道:“难道,难道放任刘琦不管?”

蔡讽不住摇头,恨铁不成钢:

“荆州兵马,是蔡家要挟自重的本钱,却不是你能所擅动!”

“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

“因为,你小子没那个本事!!”

劈头盖脸的骂过蔡瑁,众人大气不敢出。

蔡讽无奈地摇头。

蔡瑁如果有雄霸一方的本事,就不会这么多年甘当刘表的鹰犬。

也不会由蒯家主政献谋,而蔡瑁奔走出苦力。

蔡讽缓缓地道:

“刘琦已经与蔡家水火不容,不论如何,必须除去。”

“但蔡家得置身事外!”

知子莫若父。

儿子的能耐,只能把荆州卖给某位诸侯一个好价钱。

比如说,曹操,刘表。

但,决不可公然忤逆。

因为,这超出蔡瑁的能力之外,会给蔡家带来灾祸。

蔡瑁恍然大悟,露出欣喜的神色:

“我懂了,要对付刘琦,得借刀杀人。”

见蔡瑁总算开窍了,蔡讽不再理他,冷哼一声,转身慢慢离去。

蔡老离开后,蔡家众人忙围住蔡瑁。

蔡瑁目露凶光:

“动手刘琦的人,得与我蔡家不相干……”

只要除去刘琦这个眼中钉。

刘琮在蔡家掌握之中,刘表去世之后,事态有利,蔡家就控制荆州全局。

万一曹操来犯,把荆州卖给曹操,换来蔡家的富贵,也很好。

……

另一方面。

数日后。

襄阳城外。

隆中,卧龙岗。

等待观望数日后,刘琦领着一行人,踏上拜访卧龙诸葛的路途。

同行的,除了魏延,胡果等数名护卫,还多了一人。

马谡好奇地道:

“隐之,你说的号称卧龙的诸葛孔明,真得很厉害?”

刘琦一脸的嫌弃:

“不信我,可以不跟来的。”

真是没见过世面,襄阳土著,却没听过卧龙的名号。

马谡立即闭嘴。

自从重阳登山,马谡见识刘琦的本领,就牛皮糖般粘住他。

一个劲儿地追问,那位诸葛孔明有何事迹。

为何学宫中,没怎么听说过?

刘琦决心扬名荆州,也不隐瞒,跟他说了自己的意图。

马谡要求同行。

刘琦无可无不可,随意。

“快到了。”

忽然,刘琦停住脚步,眺望着数里外的一座简陋草庐。

打赏
觉得本书不错?打赏作者,为作者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