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三国长公子

第三章 谋划

于此同时,荆州,蔡家。

蔡家的厅堂上,一男一女并坐,女的正是蔡夫人。男的相貌彪悍,是蔡夫人的弟弟,蔡家实际掌舵人,蔡瑁。

堂下,还立着蔡中蔡和等族人。

蔡瑁听完姐姐的讲诉,却好整以暇,丝毫不紧张:

“我说姐,你瞎担心什么,你有马脚被那小子抓住了吗?”

蔡夫人摇摇头,忍不住道:

“可那小崽子,忽然变个人似的,以前家里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。今天,竟然要我蔡家付出代价。”

蔡瑁轻蔑地笑出声:“就凭他?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无能废物?”

蔡夫人叹口气,不再言语。

确实,她若不是亲眼见到刘琦的锋芒,也不会相信。

蔡瑁貌似随意地问道:

“刺史大人最近身体怎么样了?”

蔡夫人答道:

“一日不如一日,记性反应都差了许多。”

蔡瑁满意地点头:

“和我观察的差不多,使君老喽,咱们得加快扶正我外甥琮儿的步骤。蒯家对此也很看好。”

“万事俱备,万万不能让刘琦那个废物,捡个荆州的大便宜!”

刘琮,乃是蔡夫人的亲骨肉,刘琦异母同父的弟弟,蔡瑁的外甥。

蒯家,同为荆州数一数二大族,蒯良蒯越更是荆州最主要的谋臣,代表荆州世家们的立场。

蔡夫人想想也是:

“大概我多心了,就凭那小崽子的本事,能与整个荆州抗衡?”

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,痴心妄想!”

“我呸!”

刘琦的居室内。

得知家中的丑闻,一瞬间,刘表神情复杂,有愤怒,有伤感,更多的是无奈。

他额头上的皱纹,又深了许多:

“来人,传煎药的丫鬟…”

吩咐下去后,过了半个时辰,刘琦又喝了几碗茶后,才有手下人满头大汗地跑进来禀报:

“报,煎药的丫鬟外出未归…”

“再报,启禀老爷,那小丫鬟畏罪自尽,投河没了…”

刘琦赫然起身,心里冰凉。

杀人灭口,不留证据。

光凭地上的药渣,不足以搬动蔡家。

果然,蔡家家早有准备,所谓的嫡长子,竟然拿蔡家没有法子。

“琦儿,这些,还不足以证明是蔡家所为,你可有别的证据?”刘表沉思片刻,开口道。

刘琦摇头。

刘表颓然坐入椅中,双目微闭:

“为父,老了啊。”

207年秋天的刘表,年老力衰,精力逐渐的不济,对荆州的掌控力,一日不如一日。

如果在以前,必然要有人付出代价。

而现在,只有风雨飘摇,大厦将倾的感觉。

刘表恍若自言自语:

“蔡家,蒯家,确实只顾自家的安危。而新野刘备,也不足以托付后事…”

刘备的野心,只会更大。

仔细思量一会儿,刘表道:

“从明天起,你跟在我身边,开始学着帮我处理政事,长进一点,你的明白?”

作为曾经单骑降服整个荆州的刘表,并非浪得虚名。

但是眼前没有确凿的证据,刘表有些踌躇。

毕竟,极可能涉及到本地最有势力的豪族,强龙难压地头蛇,刘表是靠借助蔡家,蒯家的力量得到的荆州。

涉及根本,没有十足的证据,稍有不慎便会酿成难以收场的结局。

刘琦答道:

“我明白,是想让我将来自立独当一面,人在风口浪尖。你不上去就只能被人所废!”

乱世中的诸侯,坐在那个位置想活下去,靠的是实力。

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!

那么,作为他们的子女,应该同样的道理,对此,刘琦想得很明白。

这也是父亲刘表认为,保护儿子的最好方法。

刘表惊奇地瞅了眼面前的儿子,没想到,今天的儿子给了他更大的惊喜。

决然不同于往日的迟钝,反应相当的机敏,更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。

儿子,比预想的要出色。

刘表心一动,有些事情,可以安排上了。

“很好,你今天的表现相当不错,过两天就随我去议事厅学着些吧。”

边说,刘表头不回地往外走:

“趁能教的时候教下你,爹老了,总不能一直为你遮风挡雨…”

刘琦眼眶莫名有些湿润,一股气憋在胸口,大声道:

“父亲放心,有我在,我家一定安然无恙!”

刘表停住脚步,瞬间,眼眸中迸出光彩:

“很好。听到这句话,为父很高兴。”

哪怕,你可能做不到。

刘琦深深吸口气,下决心提出自己的计划:

“孩儿需要自保的能力,所以,想请父亲大人,给我拨调十名只听命与我的亲卫…”

“府上不是有许多护卫么?”刘表话一出口,就知道说错了。

刘琦现在的状况,不相信任何人,可以理解。而且,区区十人,说多不多。

“好,我答应你,我会挑选十名武艺高强的亲卫,由你全权管理。但是,是否能让人效死力,得看你自己的本事。”

刘表微微颔首,表示同意。

刘琦进一步朗声说道:

“孩儿的意思,其实是想征调几个我信得过的人手。”

“呵呵,既然琦儿还有心中的人选,不妨说出来听听。”

刘琦终于抛出真正的目的:

“长沙的黄忠黄汉升,襄阳的魏延魏文长,还有江夏的甘宁甘兴霸,据孩儿观察,就是可以信赖的忠义之人。”

其他都是幌子,有了三国几位武力爆表的名将护身,他刘琦起码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。

刘琦说出这句话后,眼巴巴望向刘表,心下揣揣,生怕老爹不同意。

这才是他的真正计划。

上面所做的一切,皆是铺垫。

要在暗流汹涌的荆州立足,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,和痴人说梦话有什么区别。

“叫魏延的,我没怎么听说过,当属于寂寂无名之辈。此人调归你没有问题,不过找到这人恐怕要费些工夫。”

“江夏的甘宁,我听说过,他目前归属江夏黄祖的手下,还屡屡立有战功,可惜此人狂悖无礼,又向来不服管教,是个刺儿头。把他调到襄阳,想必黄祖很是愿意。”

刘表略一沉思,又说道:

“至于黄忠黄汉升,乃是堂堂朝廷中郎将。哪儿能给你做护卫?等你将来成为栋梁之才,人心自然归附。”

打赏
觉得本书不错?打赏作者,为作者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