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解密神秘职业之游方道人

第十六章 越详细越好

清朝是对统治极度没有自信的王朝,为了防止汉人反清复明的思想,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。其中,降术是清朝政府镇压逆反感情的法术。据说清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,邀请数百名降师到各州府,设置“降台”百座,用“顺风耳”之术盗取民间的怨语,中此术者皆全身崩溃而终。白天说了有关对朝廷抱怨的话,晚上就会在漏风的破房子里惨死。

正因为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,降术才在清朝得到空前的发展,一个降术运用好的“降师”,每月可以得到好几十银两,这在当时是绝对的高收入。

但是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火纯青地运用降术。所以,即使到了降术没落的年代,随便使用几个入门级的降术,也足以对付正常人。

赵真人坐在坟墓旁边沉思了很长时间,表情很僵硬,和雕刻的人没有差别。

李长山也没有说话,担心会中断师傅的思考。

“先生,我儿子还有救吗?”

“嘘,我师父还在思考呢,不要打扰他。”

“怎么这红色旗杆的棒子断了啊…”赵真人自言自语地说道。

“有地图吗?”赵真人看着王大队长。

“就是这里的地图。越详细越好。”

“有的,有的,我现在就让人从现在开始帮你找找。”王大队长又回到隔离带,又刮了守卫几个大耳刮子后,民兵又老老实实地回到了村子里。

大约过了半刻钟,背着枪的那个年轻民兵拿着本市的地图,那刚从大队部队的墙壁上用蛮力剥下来的地图,四角还挂着墙皮。

地图铺在地面上,借着油灯,赵真人发现清代赵乐墓的位置眼前古墓的位置,用烟袋棒比距离,又把两个墓定为两个定点,左右各确定一个等边三角形,用灰轧了两个黑色左右两个三角形的顶点。

“王大队长,请带人去这个地方。”赵真人指着左边的烟灰,说叫人去方圆五里去找找,如果发现墓碑和墓丘的话请告诉我。自己绝对不要动。我和弟子会去这里找的。

然后,如果真的没有的话,也请告诉我。即使有像坟丘一样的东西也请告诉我。千万不能自己挖。”

第二天,村里剩下的劳动力一个也没有落下,全都到齐了。王大队长和赵真人师徒兵分为两条路,分别在地图上向赵真人所说的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出发。

李长山知道降术来源于茅山术,有相对独立的理论,也有墓局的研究。不过说起根源其实都是来源于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的神仙方术。

而鬼神崇拜、神仙信仰与方术及古代哲学确是道教前史上的主要思想内涵。

正统茅山道士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十分庞杂,有坛蘸、布道、符箓、禁咒、占卜、祈雨、圆梦、躯疫、祀神等。布起道来好像玄机无限,显得十分深奥莫测,让人摸不着边际。

茅山道士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,就是可以娶妻生子。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箓派,茅山是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场。道教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。

全真派的道士出家,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,不食荤,重内丹修炼,不尚符箓,主张性命双修,以修真养性为正道;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,不忌荤,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,比如画符念咒、驱鬼降妖、祈福禳灾等等。

而这些半路出家,学习降术的假道士,却没有那么多讲究了,况且所学知识通常都是来报复他人,就连这墓地布局,也是于常人不同,最明显的特点,就是双棺葬。

所以赵真人猜测,那个赵乐的墓中很有可能就有两个棺材。

一想到这里,李长山自然就明白了。清朝的风水先生刘崇德是降术的传人,风水先生的身份不过是幌子而已。

赵真人这边什么也没发现,这片自古以来就是种地的地方,从未埋葬过死人。而在王大队长那里却有一个不错的发现。

据闻讯赶来的村民介绍,有一队搜寻的人发现的山丘,就符合赵真人的要求。

王大队长带着七十多人北上到天宫市郊的本市,一个七八人组成的小组,每个人负责寻找一块,苍天不负有心人,有农民终于找到了几个不像坟的驼背坡,但山的旁边有一个大水坑,终于赵真人放下心来,这里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。

在清朝,刘崇德充其量是最后一代降术传人,和之前的降术高手根本没有可比之处。据村民介绍,这个刘崇德只在已经存在的两座古坟上找到,后来被挖掘出来之后,改装成黑云水葬局,然后根据这两座坟的埋葬地点,确定了赵乐的埋葬地点。

是因为埋在赵了身上的“红火局”中用到了“茅山六火”中的方法,所以在“茅山图记”上有一个记录。

这个领过改造的墓局,它的威力自然是跟与生俱来的墓局无法比拟,即使威力小上不少,几十个村民挖坟仍生出了黑疡,如果是真正的墓局出世,那么尸检会有什么后果,李长山不敢多想……

道教的精神核心,按照阴阳世界秩序,成立所谓“天道”,正是道教的原本目的。

他把脸弄皱了,仿佛一匹真正的马蹲在山上。

“长山啊,目前师父要毁了这墓局,你回去叫小队长雇村里工人,人越多越好,有了挖坑的家伙,我就借阳。”

“老师,实在弄不了就算了吧,他弄他的局,咱种咱的地,再说这里暗藏玄机呢,不要把命搭进去了……”李长山此时也心潮澎湃,茅山在法术上所谓借阳,是一种打水的方式,那就是练习者在极端的特殊的缺乏有些东西的手段下,用某种极端的方法来进行背水一战的方式。。

就是“用太阳来对付他阴,阳可以,阴不能散”,此外,还描述了借阳的危险,即“身断为全”,自汉晋茅山以来,第一代训练爪与真人起家,有六代人借阳,但只有两次成功,其余四代不是断了就是绝了。

“你师傅一辈子都没做过什么好事,还把祖传扎赉特道馆给烧了,你说我要是不做点什么,那让我有什么样的脸去见祖师爷啊……”

打赏
觉得本书不错?打赏作者,为作者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