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茅山图册
一九六七年十二月,一场前所未有寒流席卷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镇,中华大地正在接受一场史无前例的洗礼,大革命的风暴,在这一年也为达到了高潮。
上山下乡,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潮流,一度搅得民众人心惶惶,这股风暴甚至已经波及到别的国家。
相较于农村,城市的生活还是十分优越的,每个月都能领一些生活保障必需品,虽说吃不饱,但总比什么也没有要好,最起码不用饿死。
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的自然灾害,在人们的心头上留下了极大的心里阴影,就像是用烙铁牢牢地烙印在心底的最深处。
作为负责人,李长山也是十分的愁苦,因为校方给他安排了一个看似光荣,实则很难胜任的任务,按理来说写写画画的也没有多大的难处。
写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,对于李长山这样的知识分子而言,根本不算什么。
有人说李长山,不就是一个中专老师吗?连大学都没上过,事实上并非如此。
在那个年代,只有考不上中专的人,才会去读高中,然后考大学,那时候的中专毕业生,那可是相当金贵的,真材实料的知识分子。
妙笔生花的李长山从来都不认为,写文章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,但这一次她确实是被难倒了。
眼前的这本书清末版叫做《茅山图册》的书籍,是从人家查抄出来的,书里面记载的,大多是降妖捉怪的方法,还有一些类似武术的图解。
还还有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植物,器皿等等叫不出名字的稀奇古怪的东西,还有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。
上面还记录着如何解决一些看似生病的人的体貌特征,但是治疗的方法却十分的特别,看着就觉得很不着边际。
然而些这些批判性的文章,都是要有理有据的,这也是响应革委会的要求。
要说这是个坏东西,首先你要讲出他究竟不好在什么地方,能给广大群众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,毕竟前因后果你必须了解清楚。
如果是随便找出一些个记录着凄美爱情故事的神话传记,那倒是还能好写一点儿,但是眼前的这本书,对人似乎没有多大的害处,最多也就是说他是假的逗孩子玩儿的。
但这根欺骗和荼毒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,写成欺骗群众,这样就像是敷衍根本就没有办法交差,革委会的任务要求,是要把这类东西描写成危害华夏五千年的毒瘤。
但是在李长山看来,这根本就是无从写起,因为这本书里根本就没有活人祭祀,剜心挖眼,这让他从何写起。
整整两周的时间过去,李长山每天都在翻看这本书,巴望着能从这里面找出什么破绽,但是书里面记录的东西虽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,但其实确是环环相扣,无懈可击。
就在李长山愁眉不展之际,他的爷爷从阁楼上慢悠悠的走了下来,叹了口气,单单的说道:“孩子!想知道这书里面写得东西是真是假,找个人试试不就行了!”
不曾想爷爷的这句话,反而把李长山给吓得炸了毛:“你这个无产阶级叛徒,我跟你没有关系,不要打扰我干革命工作。”
其实这也怪不得他,自从李长山的爷爷,被扣上了叛徒的这个大帽子,李长山的家里就跟古代官员被抄家一样,灭九族一样。
凡是跟他有关系的亲朋好友,一律被开除批斗,就连李长山也无辜被牵连,几次申请入团都被驳回,家里面之前的东西都被人搬空了。
最后一大家子人被逼无奈,只能含泪签下了与李长山爷爷断绝关系同意书之后,才算是稍微的平息了一点群众的怒火。
自此以后,李爷爷便只能一个人住在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小阁楼里,家里人虽然心疼,但是无奈这四周围都是眼睛,只要李长山的家人跟李爷爷已有接触准会有人去打小报告。
李爷爷转身,有些尴尬的笑了笑,扶着墙摇摇晃晃的下了楼。
不过李爷爷的提醒,还真的给了李长山不小的启发,他想:我只要找一个跟书中情况相似的病人,那些谣言不就可以不攻自破了嘛?
讲真的,李长山对书上所记载的那些内容,还真是挺有兴趣的。
但是跟书里有相似病情的人,还真是不怎么好找,李长山拿着革委会的介绍信走访了百十来户的人家,都没有发现类似的症状,这就像是如同大海捞针一般。
就在事情没有半分进展的同时,一个消息传进了李长山的耳朵里。
一天早上,革委会的小张同志,来到李长山的家里告诉他说一个姓魏的原校党委书记死了,据说还是畏罪自杀,后来他的媳妇儿就疯了,虽然疯,但是她的神志还挺清醒。
就是嘴里一直捣鼓着,这个魏书记的生平事迹,革委会的人认为他媳妇儿不过就是装疯卖傻,想要给魏书记平凡罢了。
所以上面想让李长山一起去审核魏书记的媳妇,然后后还得出一份报告。
这个惊人的消息,让李长山的眼睛一亮,就因为那个女人的症状似乎跟书里面记载的一个病症几乎一模一样,他想:只要她按照书中例举的那个方法医治,不就有理论依据了吗?
想到这里,李长山开始翻箱倒柜的捯饬出一堆的东西来,醋瓶子、柚子叶,还有纸和笔,都整整齐齐的放在自己的书包里,然后就跟着小张同志的身后出发了。
到了魏书记家里,李长山不由得鼻头一酸 ,差点没流出眼泪来。
说实话这个魏书记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,为人和善,知识渊博,琴棋书画无一不精,李长山之前一直把魏书记当做学习的楷模和目标,
但是现在魏书记的家里简直可以称得上是,家徒四壁,看样子就如同刚刚被打劫过一样。